武汉黄陂历史文化名城

黄陂民俗

当前位置 |  网站首页  > 走进故里 > 黄陂民俗 >

长轩岭民俗与宗教信仰

  • 字体
清末民初,在不少地方佛道教趋向衰落、人们的宗教文化意识开始淡薄、寺毁观破僧尼道减少的情况下,而黄陂县北乡长轩岭地区的寺观(除木兰山寺观外)仍多达40多座,僧尼道逾280人。其境内黄陂八大寺之一的清圆寺、院基寺仍保存完好,香火依旧旺盛。构成这个地区寺观多、僧尼道多、宗教信仰不衰的因素,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:
受木兰山营办宗教活动的影响
长轩岭地区的寺观,多数兴建于明景泰至万历年间,较之木兰山要晚。如朝阳寺、黄谷禅林、关帝庙、峨庙、西峰尖庙、周家庙、楼子庙、迴龙寺、乾映寺、余家庙、鸟泉寺、邹家寺、徐家庙、玉皇殿、思源观等。这个地区寺观之所以多,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,是受了木兰山营办宗教活动的影响。木兰山在明清之时最兴盛。其时,豫、皖、赣、湘、蜀、黔、浙、陕等省来此朝参敬香者四季不断,湖北各地天天有人上木兰山求神拜佛。每逢八月初一庙会开山门之际,山上更是香客云集、热闹非凡。木兰山旺盛的香火、可观的收入、僧尼道阔绰而清闲的生活,影响很多民众信佛奉道。
经济繁荣是寺观兴盛的基础
长轩岭地区临近大悟、黄安,是黄陂北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,历史以来,这个地区的商品贸易就十分活跃。明末清初,该地区境内的长轩岭、方家潭两大集镇的建设已初具规模。特别是方家潭。方家潭建于宋末元初,位于黄门冲大山口的一个山间盆地之中。这里土地肥沃、物产丰富、经济繁荣,是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。清末,集镇上的人口已达两千人,有各种店铺近百家。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、安居乐业。这些都为宗教的发展兴盛创造了条件。当不少老百姓在生活上有了积余后,就用一部分余财营造寺观,使宗教的发展传播有了可靠的经济作保证。
民众认为供奉菩萨神灵能免遭灾难
清末民初,长轩岭地区的大姓、大家族修缮老庙、兴建新庙(包括社庙祠堂),家家户户在堂屋神龛设木偶、土偶、绘像、供奉如来、观音、弥勒、文殊、财神、关公、药王等菩萨神灵已成为风气,他们认为这样能使自己免遭灾难,得福顺畅发达。谁要是不如此去做,一会被斥之为离经叛道,二说没有菩萨神灵保佑会遭邪遭灾,甚至人丁不兴旺。当然,接受、信仰宗教是绝大多数人的自愿。
统治者对宗教起了保护作用
清末民初,政局动荡,军阀混战,天下大乱,民不聊生,广大人民承受不了繁重的苛捐杂税及徭役、困于兵燹杀掠,痛不敢言。不少青年男女为了逃避压迫剥削及兵乱,寻一条生活出路,而不得不出家为僧为道。而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,加强对人民在精神上的控制,一个时期,他们一面在口头上叫嚷对佛道教的发展要进行必要的限制,而另一方面又极力提倡宣扬佛教和道教。少数当权者甚至为宗教寺观建功德。民国10年(1921年)9月,肖耀南继任湖北督军后不久,就来木兰山求神拜佛,并为修茸木兰山寺观捐洋。统治者不真正限制宗教的用心,是想把宗教作为统治奴役人民的工具,而一些愚昧无知的百姓,又恰恰在统治者的圈套之中。
除此以外,长轩岭地区民众信奉佛道教到清末民初不衰的因素还有几小点:
1.山青水秀,优美的自然环境,正适宜修造寺观;
2.人稠田地少,不如出家为僧为道;
3.寺庙宫观所承担的赋税较之其他民众要轻得多;
4.寺庙宫观所占有的土地在一般情况下不易被兼并等等。

(编审 | Mr.Lee)

木兰故里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站原创作品,版权均属木兰故里网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。已经授权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标注来源。
2、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只为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撤除。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(admin@mulanguli.com)。
武汉黄陂自驾旅游攻略
CopyRight  ©  www.Mulanguli.com   2017-2024  All  Rights  Reserved.    │    "木兰故里网"永久中文地址:www.木兰故里.com
网站主题 │ 中国木兰故里 · 湖北大美黄陂  主办单位 │〔印象黄陂〕微信公众号  网站设计 │ Mr.Lee
联络地址 │ 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道南新集  邮政编码 │〔430300〕
联络方式 │ QQ  :  23090806〔Mr.Lee〕     admin@mulanguli.com〔投稿邮箱〕     Wechat : Mr_Watchman〔企业展示联络〕
ICP  备案 │ 鄂ICP备12016975号-3   鄂ICP备12016975号-4     版权声明 │ 木兰故里网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