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黄陂历史文化名城

木兰山

当前位置 |  网站首页  > 木兰文旅 > 木兰山 >

当山遇上花木兰

  • 2021-08-24 22:04:16
  • 来源:彭丽丽
  • 浏览:
  • 字体
我童年的木兰山,是极其遥远的。
夏日雨后的晴天,大地苍翠,碧空如洗,天地间充盈着草木的清香。在上学路上,嬉闹中,我不经意地一抬头,就看见远远的一座山矗立在半空。因平时并未见过,自然觉得惊奇,可孩子们都说不出所以然来,于是,这疑问便在我小小的心里憋了一下午,直到放学回到家见到父亲才知道,那是木兰山,山上有庙,庙里有菩萨。自小生长在丘陵的我,没见过山,没见过庙,更没见过菩萨长什么样,好奇心特别强,缠着父亲带我去看。可父亲说,望山跑死马,我们村子离木兰山有七八十里路呢。
七八十里路,在那个出门基本靠走的年代,是一段多么遥不可及的距离。相距只有十里的黄陂县城,我一年都难得去两回,并且一定是逢年过节走访亲友。父亲忙于生计,哪有时间带我去那么远的地方,更何况,连个亲戚都没有。去木兰山,就成了一个梦,在我心底沉睡。此后,我多次在夏日雨后的上学路上遥望半空中的木兰山,用我小脑瓜里有限的想象力想象庙和菩萨的模样。
五年级时,这个梦差点成为现实。听说要去木兰山春游,我高兴得什么似的。终于可以近距离一睹木兰山的风采,看山看庙看菩萨。我逢人便炫耀,我要去木兰山了。似乎去木兰山是一件天大的事情。可是最后,学校跟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,只有六年级能去。
像刚燃起来的篝火,遭遇了一场大雨,瞬间就熄灭了。我童年的木兰山被彻底淋湿,只能收在心底晾晒。
及至我少年时,方把花木兰和木兰山联系在一起。那是初中语文课上,学《木兰辞》。看标题,我就觉得木兰两字好熟悉,心里存了疑问:花木兰跟木兰山有关系吗?后来,讲完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故事,赞扬了她忠于国家孝顺父母勇敢有气节之后,老师还说,花木兰就是木兰山脚下人,这山起名叫木兰山就是为了纪念她,还说木兰山上有木兰将军庙。我顿时又兴奋又自豪。没想到我心心念念的木兰山竟然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,而我,竟从小就生活在木兰故里。难怪我看金庸的小说,特别羡慕里头的女侠,一身正气,仗剑走天涯,快意恩仇,想必木兰精神在我们这块大地上流传了一千多年,其精髓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当中,成为与生俱来的品质。
我迫切地想去木兰山,看一看木兰将军庙,瞻仰木兰将军的神威。但是,即便到了仰慕加崇拜的地步,我依然无法靠近木兰山一步。七八十里路的空间距离,并未因我的心理距离的缩短而减少一丝一毫。木兰山,还在我的梦里。梦里,还多了一个花木兰。
说出来令人难以置信,直到工作十年后,我才圆了梦。像绝大多数普通人一样,被生活工作中的蝇营狗苟所累,只看得见每天生活其中的那一小块天地,连曾经的梦也忘记了。等梦想成真时,却又怀疑这是梦。当我站在胜景广场,抬头仰望木兰山时,这种感觉分外强烈。正因了这种置身梦幻般的感觉,我对第一次登上木兰山并没有太多印象,只记得看见了木兰将军像,登上了金顶,去了玉皇阁,同行的朋友还爬上了险峻的棋盘石,下山时是坐的缆车。大约跟粉丝见到自己的偶像一样,只剩下幸福的感觉,细节都不记得。
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,近几年,因某些机缘,我一次又一次登上木兰山。记忆最深刻的,是八月初一夜。
木兰山的传统,八月初一开山门。七月三十晚八点,我们从黄陂城区出发,奔赴木兰山。离木兰山越来越近,路上的车辆也越来越多。到停车场时,车位已满,不得不继续向前,寻觅停车之地。公路两边停满了车,钢铁长龙一般,最后不得不停在龙尾巴上,下车步行一二十分钟到门楼前。当天实行交通管制,只能步行上山。通往胜景广场的路曲曲折折,挤满了人,黑压压的一片。等到了胜景广场一看,人满为患,坐的站的,说的笑的,本地的外地的,各样人都有,热闹非凡。旁边的小店门口摆了摊子,出售各种供菩萨的香,最大的叫高香,确实高,一人多高,需扛在肩上。还换零钞。都是一角的硬币,十块钱一封,一百个。听说每拜一个菩萨,便要献上功德,表示朝拜者的虔诚之心。我们便每人换了三五十块钱的,还买了供香。
从南天门登石阶上山,觉着比往日困难。一是晚上,灯光不够明亮;二是人太多,不是撞了胳膊就是挤了腿;三是有乞丐,坐在必经的石阶上;四是小贩比平时多,特别是卖枣子的。每一座庙宇里都是挤进拥出的人,人人手里都抱着供香,提着装硬币的袋子,还要提防自己随身带的包。进得庙来,个个都想在蒲团上跪拜,在心里默默祈求。座座庙宇道观都出现了排队等候祈福的盛况。我在高中时,曾听说过学校附近村子里的村民包车赶赴木兰山朝拜的事,也听说很热闹,但不是亲见,你根本无法想象它热闹到了何种程度。我只能用盛况空前来形容,比我参加过的任何一场集会声势都要浩大得多。毕竟那一晚,去木兰山朝拜的人达到了五万之众。香客多,执勤者也多,沿途都有站岗,特别是上金顶去的那一段,都是特警。
在最后一个歇息处,我们停下来,坐在山石上休息,其实是掐着时间,想着能在八月初一零点烧第一柱香。仰望金顶,有红亮的火苗被猎猎的山风吹得四处激荡,火星似流萤,划着弧线迸射,还未落下来,便先行熄灭在漆黑的苍穹里,是热烈而短暂的美丽。最终我们还是提前到达了金顶,本想逗留到零点,可汹涌而来的人群比潮水还可怕,冲击得我们站立不稳,无奈,只得提前把香进了。可香炉里燃着熊熊大火。大约是因供香燃得太慢,数量又太多,香炉里插不下,便干脆点火焚烧。无数支香躺在火堆里燃烧,那不断被投进来的,像不惧牺牲的勇士,只为向神灵表达虔诚,并不一定有所求。香炉左边是摩肩接踵的汹涌人群,右边是清冷的悬崖。在漆黑的天幕下,使人联想到某种原始而神秘的仪式。几乎没有人声,可我感受到的却是火热,甚至狂热。
我们下来,到达先前的歇息处,时间便到了零点,人们疯了一样往金顶上涌,黑压压的人群,挟着席卷一切的气势。为安全起见,特警组成人墙,封锁了上金顶的通道,间隔一段时间放一批人进去。我们在旁边看着激动的人群挤啊喊啊声讨啊,暗自庆幸提前上了金顶。
八月初一开山门,是木兰山道教庙会中最具影响力的亮子会的高潮。而关于亮子会的来历有多种说法,其中之一说,亮子会最早是为纪念木兰将军的。古代称女子为“娘子”。河南虞城的木兰庙,最早就叫“小娘子庙”。由于年代久远,“娘子”音变为“亮子”,所以“亮子菩萨”实指木兰将军。
传说的可信度都值得商榷,但我宁愿相信这个是真的,花木兰这样一个传奇女子,是当得起后人如此景仰和朝拜的。当年她勇敢地作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决定,断没有想到会成就一段传奇,更没想过会被后人世代传颂。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英雄,但以英雄的名字命名一座山,还在山上修庙宇纪念她,并不多见。更难能可贵的,是花木兰的女儿身。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,这是多么的不容易。
一座海拔高度不到六百米的山,在大别山脉实在平常不过,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和动人的传说作依托,即使矗立千万年,它也只不过是一座山。但幸运的是,它遇上了花木兰。因为有了花木兰,木兰山才鲜活,才声名远播,连毛主席都说过:黄陂有个木兰山。在黄陂人的眼中,木兰山早已不是一座山,而是花木兰的化身,是木兰精神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的见证和传承。

(编审 | Mr.Lee)

木兰故里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站原创作品,版权均属木兰故里网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。已经授权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标注来源。
2、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只为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撤除。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(admin@mulanguli.com)。
武汉黄陂自驾旅游攻略
CopyRight  ©  www.Mulanguli.com   2017-2024  All  Rights  Reserved.    │    "木兰故里网"永久中文地址:www.木兰故里.com
网站主题 │ 中国木兰故里 · 湖北大美黄陂  主办单位 │〔印象黄陂〕微信公众号  网站设计 │ Mr.Lee
联络地址 │ 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道南新集  邮政编码 │〔430300〕
联络方式 │ QQ  :  23090806〔Mr.Lee〕     admin@mulanguli.com〔投稿邮箱〕     Wechat : Mr_Watchman〔企业展示联络〕
ICP  备案 │ 鄂ICP备12016975号-3   鄂ICP备12016975号-4     版权声明 │ 木兰故里网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镜像